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不仅是其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也是墙体材料行业面对资源节约和环保保护要求进行转型升级的必然之路。然而,与传统原料不同,固废中普遍含有铅、砷、铬、镉等有害重金属元素,尤其是污染土、工业尾矿、生活垃圾、污泥、废渣等,即使经过处理,仍然有一部分重金属通过各种方式进入环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虽然利用固废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固化其中的重金属,但是这些重金属依然存在着再次释放到环境中的风险。
当前,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型式检验尚未将有害金属检测纳入强制性检测指标,然而随着固废在墙体材料生产中的规模化应用,其潜在环境风险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有关部门已开始采取系列措施,发布实施了《墙体材料中可浸出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GB/T39804-2021),并组织起草了《墙体材料可浸出有害金属元素限制》《砖瓦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等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实施,标志着对墙体材料产品的重金属污染管控提出更高要求,墙体材料行业在固废资源化利用进程面临新的环保挑战。
为此,自治区墙体材料改革站组织开展《广西工业固废制备墙体材料的重金属浸出风险与管控技术研究》科研项目,通过对既有以工业固废为原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企业和产品进行调研和检测,量化分析产品重金属排放风险,从固废原料可用性、掺配量考量、生产工艺技术、生产管理、环境保护方面为企业提供技术引导,提升企业在固废综合利用的质量保障和安全管控水平。(自治区墙体材料改革站)